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组织团校学员赴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展“匠心永续·薪火相传”主题实践活动

为根植文化自信根基,以商道智慧涵养青年担当,近日,必威betway东盟体育组织团校80余名学员,奔赴中国工艺美术馆,开展“匠心永续·薪火相传”主题实践活动。本次团校活动正值“时代匠心—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”举办期间,720余件国宝级工艺美术精品与敦煌服饰文化特展交相辉映,为青年学子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。

图片1.png

探国宝精粹 触非遗温度

步入展厅,团校学员们置身于中华工艺美学的巅峰之境。从雕琢368公斤翡翠而成的《岱岳奇观》,到以精密套料工艺打造的国宝花薰《含香聚瑞》,四件“镇馆之宝”以震撼的体量与极致工艺,诠释了“器以载道”的东方智慧。在双年展专区,809位艺术家的创新之作更让传统焕发新生:金属工艺与数字技术交融的现代雕塑、敦煌纹样重构的织绣作品,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“守正创新”的时代命题。

图片3.png

展馆内特别设置沉浸式体验环节。在木版年画工坊,学员们亲手拓印出盛唐飞天衣袂翩跹的轮廓,亲身在鲁班锁拼合中领悟榫卯结构“天衣无缝”的造物哲学。到了敦煌服饰展区,历时七年复原的369件霓裳以衣纹为史,让学员透过织锦经纬窥见丝路文明交融的壮阔图景。“当我们的指尖触碰到缂丝的金线时,仿佛与千年前的匠人产生了共鸣”,许多学员表示。

承文脉薪火 铸商科使命

图片4.png

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熏陶,更是一堂生动的商业创新课。在欣赏精美工艺的同时,学员们不禁思考,如何将商科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。苏绣展览前,团校优秀学员陈星霖驻足于双面异色绣台屏前谈到,“非遗技艺可以通过IP开发实现文化附加值,比如将传统纹样转化为现代品牌设计元素,这为我们商科生提供了文化赋能的创新路径。”张睿同学则聚焦数字化转型路径,在观摩缂丝工艺流程时则表示,“匠人精神与现代商业的精益管理理念存在深层共鸣,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,以商学理念构建非遗产品的沉浸式体验场景。”

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,使团校学员在提升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的同时,更找到了践行青年使命的具体路径。未来,商科学子可以在文化IP开发、非遗产业化、文旅融合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,让千年智慧在现代商业土壤中生根发芽,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此次团校实践既是商科视角的文化解码之旅,更是商业逻辑赋能文明传承的青春筑梦征程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入团积极分子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,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。